2015香港秋拍,投资者持币探寻新模式!
由香港苏富比、嘉德香港、保利香港以及香港翰海组成的2015香港首轮秋拍日前落下帷幕,四家拍卖行分别以26.69亿港元、1.97亿港元、9.14亿港元、1.999亿港元成交额收官,较之春拍略有下滑。
拍卖行表示,在宏观经济持续调整的环境下,今年香港秋拍成交平稳,藏家出手谨慎,导致此次秋拍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国际买手陈连勇认为,本次瓷杂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与以往相比,成交率也不高,可能是历年秋拍表现最差的一次,也逊色于今年春拍:“以苏富比为例,一般秋拍的成绩是30亿-40亿港元,今年才20多亿港元。”同时他也认为,目前市场上卖出不去的,要不真假有问题,要不状态有问题,要不品质不够理想:“外行可能会觉得这么便宜没人要,其实都是有原因的。”
本次香港秋拍头筹《纯惠皇贵妃朝服像》
结症:拍卖难逃“征集难”
早在2012年,艺术品拍卖市场就数次曝出“征集难”的消息。到2015年春拍的时候,多方因素导致拍品数量再次减少,市场容量也小于往年同期。所以本次秋拍,市场处在苦于“无米之炊”的境况。
而深究征集难,必定要谈到整个经济环境的问题。在全球不太景气的情况下,虽然各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来保证全球流动性的水准,但一些结构性的发展已使流动性的韧性遭到侵蚀。例如:投资标的物集中化,小型公司债务市场繁荣,及银行业缩小交易规模等。这些情况,进而影响到了整个市场资金链的问题,导致投资者观望氛围比较浓。直接体现就是,很多拍卖行把拍品调整成以中低价位的为主,用这种方式来使总体成交金额不至于过低。
现状:成交额下跌,流拍增多
从今年香港秋拍的多场拍品上来看,多家拍卖行为适应市场,征集或策划的大多为中低价精品,同时减少了高价位拍品。估价降低的拍品固然吸引更多藏家参与、有利于增加成交率,但不少精品仍然遭遇流拍,甚至低于估价成交。
如在苏富比夜场中,吴大羽的油画《无题115》,400万港元流拍;曾梵志1996年创作的重要作品《自画像》流拍,该画作2011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曾以3762万港元成交,现四年之后以低于原成交价1000万港元亦无人响应;刘野首次上拍的《麦当娜和淘气的男孩(蓝色)》也是同样命运。古代书画中,苏富比拍场的宋元册页以及弘仁、石涛的手卷,最终流拍。保利香港拍场,八大山人的《松鹿图》报价320万港元也最终流拍。
部分拍品最终成交价也不尽如人意,甚至远低于多年前。据大象视界负责人项立平称,苏富比成交的一件八仙碗落槌价为700万港币,扣除佣金货主拿到估计600万左右,而该拍品在2010年买时成交价近1200万,五年多时间内,就亏了一半。
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,根据artnet全球数据库,2014年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是全球第二大。而中国的百万美元富翁在2010年时共有约80万人,到2014年时又有38万人加入这个群体。这也直接推动了中国大陆地区艺术品交易的发展。
未来:投资者持币观望新模式
随着艺术品投资在大陆的兴起,以及传统投资渠道(如拍卖会)的发展停滞。更多的投资者选择了持币观望,他们希望有一个更新兴的渠道可以带来在艺术品投资方面的高收益。
之前众多的艺术品P2P理财平台的推出,例出淘宝、苏宁、京东的艺术品电商化;艺术品质押融资、艺术品买手卖手服务等,确实也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。但受制于对品质的把握,价格的控制等等方面的因素,更多艺术品投资者出手非常谨慎,对市场抱有明显的观望心态。
艺术品电子盘这种新模式在这个时候一经推出,便因其“金融+文化艺术品”的特性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欢迎。
一位不愿意透露出姓名的投资者向我们表示:天价艺术品的渐渐沉寂虽然带来了不少中低价位艺术品的成交额,但对于现在市场中的品质鉴定自己还没有十分的把握。在这个时候,更应选择以金融的方式来投资艺术品。一方面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,根据文化艺术品的升值空间等方面的因素来选择投资的方向;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极大地降低了对单一艺术品投资的风险性。
所以,透过香港秋拍的种种现象,我们不难发现,投资者的种种心态正展示在我们面前。在这个艺术品投资者都选择持币观望的时候,我们相信,华强艺术品交易平台这种“金融+文化艺术品”的新生模式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和信心!